一生一事,一事一生
(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郭志军在2023年风之影车队全国一等奖表彰会上的讲话)
日期:2023-05-31 发布人:李笑笑 浏览量: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活一辈子,总是要做点事情的。怎样才能提高短暂人生的利用率?怎样才能避免反复内卷,原地转圈?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句俗话——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应该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毛主席、牛顿、居里夫人、屠呦呦、钱学森、李时珍……,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的故事告诉我们,长远的志向探索、确立和坚持到底是走向成功的几个必备环节。一旦志向确立了,才能汇聚精神,用一生的时间和生命做一件事,用一件事影响人的一生,才能避免朝三暮四降低生命效率的事情发生。

一生一事,一事一生的观念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一般和个别,或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规律的。世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于一件事情追求不懈,精益求精,直至取得成功,会帮助你理解其它未接触过的事情的不易、价值和规律等等,才能体会到人生的通透与成功。反之,不愿意把一件事情做精做透,其它事情也就不会理解,那也只能体会人生的混乱与失败。

一生一事,一事一生具体到我校的教育事业,就是“一生一优课,一优课一生”、“一生一赛事,一赛事一生”、“一生一科研项目,一项目一生”……。这种理念和内涵值得每位老师全面研究,广泛借鉴,深入探讨,认真关注,积极实践。

一生一优课,一优课一生。把一门自己所讲授的普通课程逐步建设为校级、省级、国家级、乃至双语世界级优质课程是上述理论的具体应用。怎样在一门课程中培养:自己和学生为人师表、行为楷模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修养;兼具通识公共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的文化素质;兼具可持续发展、实时更新理论和方法、信息和技术能及时融合、跨界学习的再学习能力与意识;熟悉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方法、课件设计与开发、不同角度编写同一教材的方法、课程理论与实验实物实践联系渠道、不同授课对象心理、各种随机应变技巧的教学能力;能够在教学与课程建设过程中发现科学问题,并开展科学研究,科研反哺教学的能力,能够在一门课程建设过程中,举一反三、迁移、质疑、猜想并付诸实践的创新能力等。这些说明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照本宣科那么简单,都需要不断培养兴趣、广泛而精深学习、不耻下问、思考与辩论、实践创新、持之以恒、热情不减,才可能有所成就,找到知行合一的感觉。

一生一赛事,一赛事一生。与一生一优课的规律完全相同。同时,怎样保障每位学生都能参与一项赛事,怎么保障老师们用一生的精力把指导一项赛事作为自己的事业,怎么保障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奋斗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怎样像梅西一样历尽磨难而初心不改,历经巨变而荣辱不惊,最终创造辉煌和不朽?怎样像唐僧取经、李时珍写本草纲目一样,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能持之以恒、理想不灭、信念不衰、毅力不懈、不骄不躁,做到一生一事,一事一生?这正是每位老师和同学需要不断琢磨、研究和实践的工作方向。

一生一科研项目,一科研项目一生。科研过程中知识的基础积累,加代表汗水的实践,怎样变成灵感的思想火花,又怎样迎来成功的机遇?每一环节中,都充满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一场1个小时的体育比赛往往高度集中精力的时间也就十几分钟,就奠定了胜负的基础。漫漫人生道路,往往集中十年左右的时间就足可以做成一件较小或较大的事情。怎样连续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不间断发力,去关注一个问题,调查一个问题,研究一个问题,最终提出一整套成熟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一个问题,为人类造福?这也可以是老师们同学们努力的方向。坚忍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无数困难而成功的科研例子有很多。屠呦呦十年磨一剑,历经190多次的失败而最终攻克疟疾难题并拿到诺贝尔奖。居里夫人从几十吨矿物残渣中分离出0.1克镭元素获得诺贝尔奖,别人问她失败和重复了多少次,她说可能是万次,也可能亿次,真的记不清了。文革期间,郭孔辉没有参加游行与集会,而是默默在长春汽车研究所历时十年试验研究,掌握了汽车轮胎的多维度动力学模型,国际上称为郭孔辉模型,并成为首位中国工程院汽车方向的院士。袁隆平历时6年,经过3000多次试验成功研制出我国首批杂交水稻,把论文踏踏实实写在了祖国大地上,让中国人民不再把温饱问题当成一个主要的难题。这些人和他们做的事情,一点都不高深,恰恰是简单工作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从而实现了漫长量变到突然质变的飞跃。

……

探索、确立和坚持不懈地追求一个目标是人生的首要大事。在此用一首古诗,为这种辛苦的追求增加一点美感和轻松的气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河边大片的芦苇青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有个目标,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她的道路啊,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又在河水的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心心念念的目标,她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的小洲上。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忧思难忘的目标,她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又在水中的沙滩上。

谨以此文,向风之影车队全体老师和同学致敬!

谨以此文,向未来我院我校无数的“风之影”团队老师和同学致敬!

郭志军

2023.5.31

Baidu
map